2024年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学术论坛
5月8~10日,上海
(第一轮通知)
一、会议背景
大气环境问题作为21世纪人类的共同挑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广泛的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实践。在“十四五”时期,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遥感技术具有时空大范围、低成本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监测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浓度、估算排放量、评价空气质量、揭示污染机理的重要手段。
2017至2020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大气环境工作组联合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连续组织召开了3届“ISPRS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国际会议”。2020至2023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兰州大学组织召开了3届“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学术会议”。2022年,由历届“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会议的组织者与主要参与者,联合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巴西等国的学者共同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了“国际大气环境遥感学会”(英文简称AERSS)。
近期,国家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空气质量改善与碳减排面临新形势。在此背景下,为了传承会议品牌,持续搭建高品质学术交流平台,“2024年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学术会议”拟于5月8-10日在上海召开,热忱欢迎各位同仁莅临参会,探讨学术,百家争鸣,论道会友!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
极端天气气候与健康风险互联和治理国际卓越中心
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
上海市海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协办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三、总体日程
四、科学指导委员会
主 席:
张人禾,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车慧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良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陈建民,复旦大学教授
陈卫标,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段民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丁 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傅宗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龚 威,武汉大学教授
郭建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胡斯勒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
华灯鑫,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黄 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韩 永,中山大学教授
韩 威,中国气象局地球数值模式中心研究员
李 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首席科学家、教授
李 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李正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吕利清,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林金泰,北京大学教授
刘 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刘 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员
刘 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陆春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孙文波,东海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汤 绪,复旦大学教授级高工
王 宣,武汉大学教授
王普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体健,南京大学教授
谢品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熊 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魏致坤,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张大伟,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张义军,复旦大学教授
张建珍,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张兴赢,中国气象局研究员
赵传峰,北京大学教授
朱 军,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究员
五、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李正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张 峰,复旦大学教授
秦 凯,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王 伟,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帅艳民,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秘书长:
陈国兴,复旦大学研究员
委 员:
白开旭,华东师范大学
毕 磊,浙江大学
卜令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曹 琼,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陈国兴,复旦大学
陈 斌,兰州大学
成天涛,复旦大学
陈思宇,兰州大学
狄慧鸽,西安理工大学
付浩阳,浙江师范大学
冯吉军,上海理工大学
高聿超,复旦大学
葛觐铭,兰州大学
黄文声,香港理工大学
黄忠伟,兰州大学
胡 帅,国防科技大学
江 飞,南京大学
姜 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积明,兰州大学
李巍岳,上海师范大学
李 婧,北京大学
李四维,武汉大学
李 驰,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刘继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刘 东,浙江大学
刘 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刘延安,华东师范大学
麻金继,安徽师范大学
毛飞跃,武汉大学
闵 敏,中山大学
马盈盈,武汉大学
梅 亮,大连理工大学
孙丙强,复旦大学
孙 林,山东科技大学
沈路路,北京大学
陶明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唐 宏,北京师范大学
涂倩思,同济大学
王天河,兰州大学
王珊珊,复旦大学
王伦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韦 晶,爱荷华大学
王晓妍,复旦大学
谢 旻,南京师范大学
吴 琼,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宴 星,北京师范大学
杨磊库,河南理工大学
杨元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姚 波,复旦大学
俞 妍,北京大学
袁强强,武汉大学
伊炳祺,中山大学
臧增亮,国防科技大学
张秀英,南京大学
张羽中,西湖大学
赵 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德峰,复旦大学
朱 雷,南方科技大学
朱丽叶,中山大学
庄炳亮,南京大学
邹 滨,中南大学
邹铭敏,安徽大学
梅林露,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石 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司福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王珍珠,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许 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杨东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春艳,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六、会议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 云、气溶胶、污染与温室气体遥感
2. 激光雷达大气遥感技术与应用
3. 基于卫星数据的大气污染与健康影响评估
4. 基于卫星数据的大气成分同化与模拟分析
5. 基于卫星数据的排放清单验证与优化更新
请有意参会的人员联系组委会:陈国兴,13761508237,微信号:mirroron;李雯雯,18262606602,微信同号。请于3月31日前向组委会秘书李雯雯(liwenwen0213@foxmail.com)提交一份会议摘要(参照附件模板),组委会将据此择优安排口头报告。
八、会议注册费
4月20日前缴费1300元/人,4月20日后缴费1500元/人,含参会许可、餐饮、会议材料等。缴费方式将在第二轮信息中发布。
九、会议酒店
上海浦东新区川周公路7099号, 上海浦东主题乐园万信酒店
附件:摘要模板
OMI对流层NO2缺失数据重构与空间分辨率提升
作者,单位,电子邮箱,手机号码
卫星遥感观测在量化大范围NO2浓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臭氧监测仪(OMI)提供了长达17年之久的持续观测结果,其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数据被广泛使用。但该数据产品空间覆盖度低、分辨能力不足的局限性使其难以满足当前动态监测大气环境变化和探测城市尺度NO2浓度分布的应用需求。对此,本研究填补了OMI因“行异常”或云遮挡造成缺失的对流层NO2数据,并改善数据的空间分辨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协同上、下午观测的NO2浓度重构OMI传感器缺失数据的模型框架,生成了一套中国大陆地区高空间覆盖度的每日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产品;其次,利用机器学习建立了不同分辨率遥感产品的空间关联,提升了OMI历史观测数据的分辨率,生成了一套江苏地区高空间分辨率的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数据集(下图所示)。研究中所提出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算法框架可适应未来卫星观测数据的发展,据此重构和空间分辨率提升后的结果有望辅助评估大气污染的健康暴露和构建“自上而下”的排放清单,为空气质量和气候研究做出贡献。(500字以内)
2018年OMI NO2浓度周均值图
参考文献:
He, Q., Qin, K.*, Cohen, J. B., et al., (2020).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oherent reconstruction of tropospheric NO2 over China combining OMI and GOME-2B measurement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5(12), 125011.